武漢江岸:追光少年在行走中打開不一樣的思政課
在“行走大咖課”里,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沐光成長;“追光成長營”啟迪學生思維,讓孩子們執(zhí)青春之筆書寫光;“主題實踐展演”活動在互動中,讓學生登上舞臺,恰少年綻風華……
追光逐夢,讓好少年“向陽生長”。武漢市江岸區(qū)推出了“江岸之光·行走課堂”青少年思政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貼近現(xiàn)實,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深度融合,讓“大思政課”走進學生心中,帶領青少年在行走的課堂中觸摸時代脈搏,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
守正創(chuàng)新 讓思政課“活”起來
思政課要走進青少年心里,離不開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
“江岸之光·行走課堂”第二站走進了江岸區(qū)法院西馬法庭。曹宇欣攝
6月29日,“江岸之光·行走課堂”第二站走進了江岸區(qū)法院西馬法庭,一堂生動的法治課,以沉浸式、互動式教學,讓法治精神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小“審判員”威嚴開庭、小“書記員”認真記錄、“原告”和“被告”各自陳述……活動現(xiàn)場,一場校園欺凌案件的“庭審”規(guī)范完整,孩子們在親身演繹中,感受公平正義的力量。
“原來,法律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條文,更是守護我們每一個人權益的利劍?!蔽錆h市育才小學學生施鈺澤感嘆。
不僅是體驗“庭審”,在“行走大咖課”環(huán)節(jié)中,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江岸區(qū)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學校思政課建設五大主題,推出了五條不同主題的追光線路。
活動中,孩子們跟著名家一起賞書法,與非遺大師一起玩泥巴;“零距離”觀摩庭審現(xiàn)場,“沉浸式”體驗模擬法庭;以“穿越時空”的情景再現(xiàn),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縱覽大武漢的滄桑巨變,微觀新江岸的精細規(guī)劃;致敬消防英雄,感悟生命價值……
現(xiàn)場化教學,讓思政課“活”了起來。實地參觀體驗的過程讓思政課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片,而是成了一段段生動的故事、一幕幕真實的場景,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僅是“活”起來,更要讓思政課程成為青少年聽得懂、愿意聽的內容。
為此,江岸區(qū)組織轄區(qū)優(yōu)秀思政教師,全程導學“行走大咖課”活動,為主題活動引入思政元素和內容,將各類場所中的育人元素轉化為思政資源,豐富課程內涵,培養(yǎng)學生政治意識和能力。
同時,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分析者和解決者。在“行走大咖課”中,思政教師不再僅僅是講授者,而是與學生并肩作戰(zhàn)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去,通過提問、引導、鼓勵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明確方向。
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江岸之光·行走課堂”活動中,學生們化身“革命青年”,穿越時空感悟革命精神。程楚鶴攝
資源融合 讓思政課“紅”起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江岸區(qū)作為武漢紅色遺址遺跡最多的城區(qū),這些紅色資源是思政課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6月30日,江岸區(qū)長春街小學六年級學生方于昊和同學們一起化身“革命青年”,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長江書店”復原場景前,有的孩子慷慨陳詞,有的則熱切地振臂高呼,現(xiàn)場上演了一場歷史情景劇。
以“革命信仰”為題,一群追光少年們來到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踏上“紅色之旅”,追尋“紅色記憶”。
在沉浸式的情景演繹下,孩子們的眼角濕潤起來,現(xiàn)場的觀眾也和“革命小青年”一起,仿佛置身1927年的武漢。
“參加這個活動讓我對革命歷史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革命偉人又有了更高的崇敬。”方于昊表示,“在學習上,我要更加認真努力,要像革命先烈那樣充滿愛國情懷,牢記使命。”
“以‘行走課堂’的形式走訪紅色場館十分有意義,我們通過‘紅色展覽+沉浸演繹+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先輩們的奮斗歷史和革命精神?!蔽錆h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袁亞妮表示。
“革命舊址是很好的‘活教材’,江岸區(qū)是一片紅色資源沃土,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實地走訪,加深對黨的歷史的認識,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活動最后,本場活動的思政導師說。
暑假期間,江岸區(qū)還積極加強家校合作,引導家長帶領學生圍繞“革命信仰、傳統(tǒng)文化、時代發(fā)展、法治精神、生命價值”進行“自主打卡行”。
為構建思政育人格局,江岸區(qū)打破傳統(tǒng)教育壁壘,有效整合行政資源、場館資源、網(wǎng)絡資源等社會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線下有亮點,線上有“熱點”。江岸區(qū)充分發(fā)掘校外實踐教學資源,邀請專家學者、行業(yè)精英、先進典型等5位“大咖”講師進行主題分享,10名思政教師全程導學,同步邀請楚才專家開設直播課程,近9萬人次在線觀看,活動相關話題閱讀量3000萬+,兩次登上微博同城熱搜。
以行踐學 讓思政課“實”起來
思政課的最終目的是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8月底,“江岸之光·行走課堂”追光成長營,邀請楚才名師面對面,為追光少年們帶來寫作輔導?!盎顒右龑Ш⒆觽冏叱鰧W校,親身體驗生活,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靈感?!背旁u審總監(jiān)向必穎表示。
通過融合思政課堂與征文比賽,開設“名家直播課”“追光成長營”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圍繞思政主題進行深入思考,指導中小學生撰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表達個人見解和情感體悟。
“尋訪+實踐+分享”的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獲得啟迪,在實踐探索中深化理解。
長春街小學李婧寧講述抗美援朝老英雄的故事。何曉剛攝
在《信仰與傳承》節(jié)目中,三位學生圍坐在一起開啟一場特別的對話;在《周和銀爺爺抗美援朝的故事》節(jié)目中,長春街小學李婧寧分享了自己曾化身為小記者采訪抗美援朝老英雄的故事……9月26日下午,“江岸之光·我們的思政課”主題實踐展演舉行,學生們走上舞臺,分享追光故事。
本次主題實踐展演,學生們的所思、所想、所感被改編成朗誦節(jié)目出現(xiàn)在舞臺上,以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演繹打動了在場的觀眾們,打造了一堂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思政課。
“你們知道這個是什么嗎?這是一把法槌,我在作文中用這把法槌審判了一起校園霸凌的案子。”活動現(xiàn)場,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的童家益和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的高浚臣以“法治精神”為主題,講述了《生活中的兩面鏡子》的故事。
“行走的思政課堂,極大拓展了思政教學的邊界。它讓學生親見親聞、親觸親歷、主動觀察、主動交流、主動實踐、主動思考,在這樣的過程中,自主思政教育真實發(fā)生了。”湖北省特級教師梅麗旻表示。
追光少年,應追逐什么光?在這場主題展演中,可以找到答案。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也是正處于最需要正確引導和精心栽培的關鍵時期。為答好時代之問,江岸區(qū)立足實踐,貫通“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fā)展,引導追光少年們扣好人生第一??圩?。
束束微光,聚而成炬。通過“江岸之光·行走課堂”青少年思政實踐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光、追逐光、成為光,奮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