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金銀器工匠們互幫互助、交流交融——
傳承手工技藝 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在現(xiàn)場)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上午10點,40歲匠人母江云來到師傅張兆鵬的金銀器加工店,匠人們各司其職,完成淬火、打坯、塑型、雕刻等工序,一件件精美的金銀銅器在他們手中漸漸成型。從家庭日用的鍋碗瓢盆,到個人佩戴的首飾腰帶,各式各樣、光彩奪目的金銀銅器很受群眾歡迎。
張兆鵬的金銀器加工店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奪底街道的金銀器市場。上世紀90年代,一批來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的銀匠來到西藏,并在拉薩立足,張兆鵬就是其中之一。后來,張兆鵬拜白族匠人寸錫懷為師,開店、收徒,這一干就是30多年。
“師兄弟中有藏族、回族、白族、彝族?!睆堈座i回憶,“師傅教導我們,文化遺產和傳統(tǒng)技藝是中華民族共有的,各民族間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眲偟嚼_學藝時,張兆鵬和師兄弟們要先學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明白各類飾物的文化內涵,然后才能學習金工理論和設計知識。
“我學到的不僅是生活日用金銀器、服飾裝飾、建筑裝飾等制作技藝,還有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互幫互助?!睆堈座i說。
張兆鵬的徒弟們也繼續(xù)著這種傳承。
“用力要穩(wěn),力度要一致,再看一遍演示……”張兆鵬的徒弟母江云拿起小錘為藏族師弟達娃示范。雖然已出師多年,也有了自己的店鋪,他還是喜歡每天來張兆鵬店里轉一轉,一來看看有什么能幫忙的,二來和師兄弟們切磋一下技藝。
“從素描、細雕到拋光,他總是手把手地教我們,讓我們熟練掌握平雕、鏨刻、掐絲、器型鍛造、模具燒制等技法。現(xiàn)在我們加工的金銀器工藝更加精細,造型更加美觀,更方便日常使用?!边_娃說。
金銀器市場中,不少人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傳承著匠作技藝,共創(chuàng)互助友愛的幸福生活。
“在西藏,我們常說各族人民相親相愛,就像‘茶和鹽巴永不分離’,這件茶器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當?shù)亟疸y器商會負責人周林高拿著一件正在加工的銀質茶器說,“器型脫胎于漢族三才碗,高足的設計又體現(xiàn)出西南少數(shù)民族特色,藏式八寶圖案寓意吉祥如意?!?/P>
周林高告訴記者,這里420多家商戶,有漢族、藏族、白族、回族、彝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等多個民族,大都經營了二三十年。匠人們與拉薩各族同胞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通過交往交流交融,傳承技藝、發(fā)展創(chuàng)新,更收獲了寶貴的情誼。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小錘不斷的敲擊聲中,是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動人故事,也是幸福溫暖的好日子。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8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